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办发〔2014〕23 号)和教育厅统一的清单规定的10大类50条内容进行公开的规定,做好2013-2014学年度我校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报告根据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编制而成。全文包括工作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信息公开工作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四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9月1日起至2014年8月31日止。
学院为保障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加快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我院已经在健全工作机制、丰富信息内容、加大公开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思想上统一认识,组织上加强领导;行动上积极落实,整合学院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学院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学工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处、后勤处、继续教育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就各自工作职责开展了信息公开工作。其中,学院党政办公室为信息公开工作牵头责任单位,负责全院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组织与协调。
2012年9月-2013年8月,学院新增主动公开信息303条,其中,通过校园网公布各类信息57条,通过OA办公系统公开文件197条,纸质文件公开信息231条,通过院报、院刊主动公开信息332条。
一学年来,共召开全院教代会1次,党委会22次,院长办公会 13次,院务会18次,各层次座谈会20余次。通过会议渠道面向全院及时主动发布学院工作计划、总结,教职工公寓建设等事项,处理及回复教职工各类提案7件。
一学年来,编辑印发党委文件50份、行政文件135份、学校会议纪要35份、橱窗4期;院报《川财职苑》12期;院刊《川财职院》4期;主动向上级送报重大事项报告78份,通过省教育信息网面向全社会发布信息6条。
一是校园网,通过学院校园网向校内师生、社会公众公开信息,这是我院对外信息公开的主要窗口,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二是召开教代会、党委会、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各类座谈会等有关会议公开学院信息。
三是印发学院党委、行政的相关文件,以会议纪要、事项、通知、简报等形式公开院内的相关信息。
四是通过院报、院刊、广播站、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横幅、《学生手册》等形式公布信息。
五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外媒宣传。学院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获得两连冠,为芦山地震灾区的学生提供夏令营场地与服务,与甘孜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3年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计划中,均获得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等社会媒体多达10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学院主动公开学院办学基本情况,如: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机构设置等基本信息。
学院主动公开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如: 1.学院帮困助学、奖助贷、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就业指导与服务等信息;2.教职工培训、干部人事任免信息、招考录用、职称评审办法和结果、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等有关人事工作的相关信息。3.学院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制度和科研项目结果等科研管理信息;4.学生、教职工的饮食服务,后勤保障、保卫等相关信息;5.院内各级各部门规章制度、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如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学院支出、收入的预算表等。6.学院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招生咨询、监督渠道等信息。7.学院公共信息资源,学院公开教室、教学资源、大型仪器设备、相关实验、实训室等公共资源信息与图书藏量。8.学院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等。
学院主动公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涉及学院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我院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公开的内涵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需加紧制定出台,信息公开渠道及内容需进一步通畅和丰富;部分系部处室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单位部门还存在着信息更新慢,查询难等问题。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学院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明确院系两级责任人,把信息公开纳入日常工作范畴,使其常规化运作。同时,加快建章立制的工作进程,明确信息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开范围等。
二是提高信息公开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信息公开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得工作能够有序、规范开展。
三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和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与认知度。
四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纪委监察部门、机关党委、工会和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对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的检查,适时通报检查情况。对工作不力的,限期整改,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究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