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压缩在职博士比例 招博士生确保优质生源上榜
发布时间:2009-12-30      信息来源: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点击:      分享到:
摄影 审稿
责编

压缩在职博士生比例 名额向重大项目、学科、基地倾斜

招博士生确保优质生源上榜

  本报记者 杨晨光

  一篇题为《名校导师遭遇学生荒、部分博导只能招半个学生》的媒体报道日前引起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一些导师已经连续多年遭遇学生荒,现行学校招生的限额制度使部分导师无法招生。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高校,学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导师遭遇学生荒的现象并不存在,稳定招生规模、改善生源结构、提高培养质量是学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博导要是带十几人,不睡觉也教不过来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了解到,该校近5年来博士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在850900人的范围,博导人数和年录取人数之比为115,每名博导一般招收一名博士生,对于社会需求较大、学科建设需要、科研任务重的导师可招收2人。兼职博导、返聘博导以及新博导每年招收一名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说:我们明确要求,每个博导每个星期和自己的博士生至少要面对面交流一次,这不是礼节性的,而是就专业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导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对于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清华平均每个博导带5名学生,从2007年开始,学校规定,每个博导带的学生超过4人后,每多一名学生,博导就要向学校每年上交4000元的超额调节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招办主任郭钊告诉记者。

  据了解,清华目前全校共有1170余名在职博导,每年参与招生的有980多人,而近几年来该校博士生招生规模一直控制在1100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博导平均每年至少招到一个学生。郭钊说:学校不愁选拔不到优质的生源,不存在学生荒的问题,同时,学校也在不断优化博导招生的名额配置,目的在于提高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目前每年培养的博士是5万多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清华大学物理系副系主任张留碗说,增长速度太快了,如果再不限制博导招生数量,就难以保证质量。我现在带4个博士生,每周至少开一次小组研讨会,至少和每个学生谈一次话,试想一下,如果带十几、二十几个学生,就是不睡觉也教不过来呀!

  将不为学术为学位的人拒之门外

  2010年博士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阶段,吴晓求接到了数十个电话,还有上门拜访的。我拒绝了一些想在职读博的公司老总和政府官员报考我的博士生。吴晓求感慨地说,我直接告诉他们,今年我带的两个方向,一个只招应届生或在校生,另一个应届生或在校生报考优先,在职读博士生的我不想招。

  考前学生天天找老师,考后老师天天找学生,这是很多在职博士生上学前后的变化。目前人大读博5年以上还没有答辩的博士生中,95%以上都是在职读博的,有处长、局长还有董事长。吴晓求直言不讳,他们不是为学术而是为学位而来,写的论文就是工作经验总结,毫无学术性可言,所以,我们要逐步压缩在职读博的比例,这还需要导师真正做到以学术为本,把有学术理想的有志青年选拔进来。

  据了解,目前人民大学博士生中在职博士生占20%,学校已经在压缩在职博士生的录取比例,将逐步压缩到10%以内。同时,加大硕博连读的力度,从硕士生中选拔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使这部分比例从目前的6%达到8%。

  “20多年前,每周2个晚上去导师家里畅谈,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对自己当年读博士时和导师相处的过程,吴晓求至今记忆犹新,真正招进了对学术有兴趣的优秀生源,导师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引导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前进,这样才能确保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否则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

  稳定招生规模,不是招得越少越好

  每周至少见一次面,有时单独讨论课题,有时一起参加小组研讨,谈起导师对自己的关注,北京大学博士生小沈满意地说:导师对我的指导很细致,即使出国在外,他也会时不时给我发邮件,提醒我把握学习的进度。我想这是因为他每届只带一个学生,因此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照顾我们。

  稳定博导招生的规模,不是说招得越少越好,对于重大项目、学科、基地,学校在招生方面有支持和倾斜的政策,使优质生源向优质教育培养资源聚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告诉记者。

  据悉,对于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重点人物,清华大学对于他们招收博士生会有一些奖励名额,这些奖励政策还覆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学者以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生院会将这些名额划给科研院、文科处以及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分配,这部分名额约有200300个。

  本该明年7月毕业的清华大学法学院07级博士生李强今年主动申请延期1年毕业,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外文图书资料以及导师的严格要求,让我觉得应该多学一年,使自己的学术积累更扎实。李强告诉记者,与其他学校读博士的同学上大课不同,我们的专业课只有四五个人在一起上,我们就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和导师一起讨论,这样好的氛围我想多感受一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12292

                                                                                                           

学校地址:

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西路4111号 邮编:610101

联系电话:

028-84642011(含传真)/ 028-84642001(值班)
028-84642024(招生就业)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84642011 信箱:sccjxf@163.com

学校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热线电话:
白天值班电话:84642011(8:30-17:30 )
24小时值班电话:84642001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备案号:蜀ICP备0900770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202000168 号    版权所有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Baidu
map